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部门动态
外事大讲堂 | 如何打造重庆“出圈”新亮点?这场培训解锁国际传播新技能
秋意渐浓,学味正酣。9月23日,市政府外办主办的“外事大讲堂——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培训班在市外事大楼举行。市政府外办副主任张娅茜主持培训并作开班动员讲话,全市各区县、有关市级部门和部分高校、企事业单位、新闻单位的外事干部齐聚一堂,共同解锁国际传播的“新技能包”,探讨如何让重庆故事更动听、让重庆形象更闪亮。
此次培训聚焦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邀请了来自中国公共外交协会、重庆大学、西部国际传播中心等相关领域的资深外交官、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进行授课,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课堂互动等多种形式,为学员们充电赋能,拓展国际传播思路,提升外事新闻宣传能力。
张娅茜在开班动员中指出,国际传播肩负着传播国家主张、塑造国家形象、促进国际合作的重要使命。地方是国际传播的重要力量,也是国家形象的具体承载者和微观塑造者。外事部门承载着连接中外、沟通世界的使命任务,是国际传播的重要参与者。张娅茜强调,本次培训旨在提升外事干部的国际传播素养与实战能力,加速锻造既能出色完成外事工作任务、又能讲好中国故事、重庆故事的“复合型”外事人才队伍。
公共外交与国际传播
从“外交官视角”看国际叙事
如何在新形势下有效进行对外沟通、塑造国家形象?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原中国驻汤加大使、原驻旧金山总领事王东华以其40余年外交工作实践为蓝本,从公共外交的内涵、公共外交与国际传播的关系及中央有关要求出发,深入浅出地解析公共外交与国际传播的联动逻辑。分析了当前外交外事领域的国际传播工作中存在的机遇与挑战,并就地方外事工作如何做好国际传播提出了建议。
城市形象传播
如何让重庆故事“破圈出海”
外事干部如何将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融入工作当中?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国际传播研究所所长郭毅以“当前国际传播环境与重庆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为主题,从外事人员提高国际传播意识的必要性和如何提高国际传播能力两个角度出发,剖析了当前国际传播环境的新特点、新趋势,通过现场互动游戏、丰富理论阐释和实践启示解读如何提升国际传播效力,为外事干部讲好中国故事、重庆故事提供了系统的工作方法与专业指引。
外事资源转化
让国际传播“接地气、有灵气”
如何深度挖掘并释放重庆外事资源的传播价值?西部国际传播中心主任陈冬艳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案例,分享了从“事”到“故事”的思维转换与创新路径。她提出,要将国际传播策划前置并深度嵌入外事活动全流程。通过“内容共创”生产适配全球语境的传播产品,并运用“从宏观到微观、从宣传到共情”的叙事策略,将外事资源转化为生动、出圈的国际传播资源。
一天的培训虽短,却为外事干部打开了国际传播的新视窗。学员们意犹未尽,在课后仍围着专家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这次培训不仅是知识的充电,更是观念的刷新;从公共外交到城市形象,从理论到实战,这次培训拓展了外事工作链接国际传播的新思维。将所学转化为“听得懂、易接受、能共情”的重庆故事的国际传播实践,继续以故事为舟、以传播为桨,在国际舞台上划出更精彩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