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外办主任王雯线上出席全球湄公河研究中心智库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12月10日
由全球湄公河研究中心(中国中心)
和缅甸中心联合主办的
全球湄公河研究中心智库论坛在线上举行
以“澜湄合作五周年:成就、经验及未来方向”
为主题
来自澜湄国家的智库专家相聚“云端”
热议澜湄合作五周年的成就与经验
展望未来发展新方向和新机遇
论坛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全球湄公河研究中心(中国中心)主任荣鹰主持,缅甸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主任吴温伦、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王雯、澜湄合作中国秘书处副国家协调员季凌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来自中国、缅甸、柬埔寨、老挝、泰国、越南湄公河研究中心的专家代表,以及新加坡等其他东盟国家、湄公河委员会及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等组织的代表线上参会。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全球湄公河研究中心(中国中心)主任荣鹰主持论坛
荣鹰向与会各方代表表示欢迎,并重点介绍了重庆的相关情况。
重庆是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其区位优势明显,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重庆是美食之都,麻辣火锅享誉世界,同时,也是现代制造业重镇。
△缅甸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主任吴温伦致辞
吴温伦介绍了全球湄公河研究中心缅甸中心基本情况,以及缅甸在澜湄合作机制下开展的相关工作。
澜湄国家地缘相近,共饮一江水。缅甸积极推动湄公河次区域的发展,推动与相关国家开展包括在农业减贫、水资源处理、互联互通、沿边跨境经济活动以及产能建设等多领域的务实合作。这些合作为各国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不断推动澜湄合作机制走向成熟。在澜湄合作机制中,中国发挥了巨大作用,取得了显著成就。希望未来能与中国在更多领域开展合作。
△重庆市政府外办主任王雯致辞
王雯代表重庆市政府外办向全球湄公河研究中心智库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并介绍了重庆市基本情况,分享了重庆市近年来积极参与澜湄合作地方合作的新思考和新方向。
中国与湄公河国家地缘相近、人文相亲,是搬不走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近年来,重庆市加快融入澜湄合作机制,主动探索“澜湄合作与陆海新通道对接”新路径,与湄公河国家开展的全方位、多领域的务实地方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效。相信通过此次论坛一定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为加强澜湄合作提出真知灼见。重庆市愿积极参与智库平台对话,与各国湄公河研究中心专家加强交流,共同为“澜湄合作与陆海新通道加快对接”献计献策。
△澜湄合作中国秘书处副国家协调员季凌鹏致辞
季凌鹏回顾了今年以来中国参与澜湄合作的主要成果,并就澜湄机制和次区域合作方面提出建议。
今年恰逢澜湄合作机制建立五周年。5年来,在澜湄六国的共同努力下,澜湄合作已经成为次区域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机制之一,为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澜湄机制和次区域合作方面,要充分发挥将于明年生效的RCEP的作用,促进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要携手推进各领域的合作;要坚持开放和包容发展;同时,加强社会、文化和人员往来。从各个方面不断加强澜湄合作的力度,为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澜湄合作整五载,硕果初尝育新机。
△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副主任胡红兵作陆海新通道专题发言
开幕式结束后,论坛就“澜湄合作五周年:成就与经验”和“未来五年澜湄合作的新议题与新方向”两大内容展开了深入研讨。
其中,在“未来五年澜湄合作的新议题与新方向”议题中,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副主任胡红兵作“共建陆海新通道,为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提供有力支撑”专题发言。
他从推动陆海新通道与澜湄合作深入对接的意义、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与湄公河国家互联互通具备的基础、推动陆海新通道与澜湄合作加快对接的初步成效,以及推动陆海新通道与澜湄合作对接提档升级的建议等四个方面,系统阐述重庆充分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重要作用,为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促进澜湄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全球湄公河研究中心(GCMS)是澜湄合作第二次外长会上中方所提13项倡议之一,于2017年正式成立,是澜湄合作智库交流的重要平台。中国中心设于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CIIS)下,缅甸中心设在缅甸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MISIS)下。全球湄公河研究中心智库论坛是全球湄公河研究中心年度重要活动之一,首届论坛于2018年3月在北京召开,第二届论坛于2019年3月在老挝万象举行。
市政府外办副主任冯子敏、亚洲处负责人视频出席论坛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