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000MB1670436T/2025-00018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外交、外事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发布机构 ] | |||
[ 成文日期 ] | [ 发布日期 ] | 2025-08-25 |
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036号提案答复的函
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用好外交外事历史资源助力重庆国际交往交流的建议》(第1036号)收悉。经与市文化旅游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渝中区政府、南岸区政府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及时建立工作机制
我办主要领导牵头,召集分管领导和相关处室、单位负责人共同围绕外交外事历史资源挖掘保护利用工作研讨思路、听取意见、谋划分工,并明确专人专班负责具体工作的执行,拟制《市政府外办关于外交外事历史资源挖掘保护利用专项工作方案》,规定了办内工作的组织领导、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明确在办党组的领导下,建立一把手总牵头、分管办领导分工负责、各处室单位协同推进的层级工作机制,分步骤做好摸底调研、文稿起草、活化利用等相关工作。
二、同步推进沟通对接
为提高工作决策和执行的科学性、有效性,我办主动加强工作沟通对接。一是积极对接。与市级有关部门对接沟通,就如何更好推动外交外事历史资源挖掘保护利用专项工作交换意见,建立会商机制,协同推进工作。2025年5月14日,徐建副市长召集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文化旅游委、市政府外办,专题研究外交外事历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明确此项工作总体由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牵头,会同市文化旅游委、市政府外办以及渝中区、南岸区,健全工作机制、充实工作力量,做好相关规划指引,充分挖掘外交外事历史资源并进行动态管理。2025年6月6日,江敦涛副市长、杨治洪副秘书长召集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城市管理局、市政府外办、渝中区政府分管负责人赴史迪威博物馆、美国大使馆旧址、澳大利亚公使馆旧址、丹麦公使馆旧址、土耳其公使馆旧址专题调研外交外事类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利用相关工作。2025年7月18日,市政协副主席王昱率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市政府外办、市文化旅游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和南岸区、渝中区相关人员赴美丰银行旧址、德国大使馆旧址就利用外交外事资源助力重庆国际交流的情况展开调研。二是争取有关国家部委支持。及时向中央外办、中联部、外交部、全国对外友协等国家部委汇报,力争更多的对外交流活动落地重庆。三是加强与外国驻华使领馆的联系。针对性通报我市外交外事历史遗址有关基本情况,听取其对挖掘保护利用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寻求工作支持。四是对接市级主管部门。前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文化旅游委座谈调研。并与市发展改革委、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对接,通报相关情况,听取意见建议。五是广泛调研区县。向全市各区县征集了解外交外事历史遗址的基本情况,为进一步做好遗址信息采集、提出保护和利用计划奠定基础。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根据现实需要,拟从“政策体系、平台建设、活动策划、争取支持”4个方面谋划推进工作。一是构建政策体系。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推动将历史遗址保护利用工作纳入市委外事委、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等市级有关会议议题,纳入市级专项规划和相关区县规划,推动构建完善的政策体系。二是夯实工作平台。指导区县和相关单位根据遗址国别、性质和外交外事需求,按照突出重点、试点先行、分步实施的要求,适时升级改造一批历史遗址活化利用试点项目。如对条件成熟的,引导其对现有展馆进行改造升级,提升交流合作功能;对已作办公或商业开发的,鼓励管理单位利用内部空间展示展陈,融合外交外事功能。加快推进重庆外交外事历史陈列馆建设。三是策划系列活动。选择一批历史内涵丰富、展陈条件成熟的历史遗址,适时组织承办对外交流合作相关活动。如谋划举办202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针对重点国家开展外交外事主题系列活动;开展外事外宣外经外贸外资联动系列活动等,持续挖掘和发挥外交外事历史遗址在促进交流合作、推动开放发展中的新内涵、新作用。四是争取工作支持。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和市委、市政府在规划制定、项目建设、活动开展等方面提供支持,探索通过设立研究机构、优化管理职能、扩大资金渠道等方式,提升遗址活化利用水平。
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2025年7月21日